3. 固体无模成型的主要类型
固体无模成型技术实际上是由两部分构成:一是计算机软件系统,主要用于外形及微区成分结构设计、图形处理和像素的输出;二是外围输出设备和技术,用于结构计算机输出指令,并将数字命令转换成实际的陶瓷成型像素单元,进行输出操作。后者是实现固体无模成型亟待解决的关键,针对不同的材料体系和不同的输出方法,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固体无模成型工艺。
到目前为止,已经出现了20多种固体无模成型技术。其中一些固体无模成型技术在机械制造、高分子等行业已经形成了多种商业化应用。但是,在陶瓷领域的固体无模成型技术的研究开展相对较晚。比较典型的陶瓷固体无模成型工艺有:熔融沉淀成型技术、喷墨打印成型技术、三维打印成型技术、分层实体成型技术和立体光刻成型技术。
()熔融沉积成型技术(fused deposition of ceramics,缩写FDC)熔融沉积成型技术是由FDM技术发展而来的,FDM技术是由Stratasys公司开发成功并实现商业化的。
(2)喷墨打印成型技术(ink-jet printing,uP) 喷墨打印成型技术是将待成型的陶瓷粉末与各种物配制成陶瓷墨水,通过打印机将陶瓷墨水打印到成型平面上进行成型。
(3)三维打印成型技术(3 dimensional printing,3DP) 三维打印成型技术主要是由美国的Solugen公司和MIT开发。三维打印的成型过程与选取激光烧结( SLS)相似。只是将SLS中的激光变为喷墨打印机喷射结合剂。
(4)分层实体成型技术(larninated object manufacturing,LOM) 分层实体成型技术是美国的Helisys公司开发并实现商业化的。
(5)立体光刻成型技术(stereolithography,SL) 此成型方法早由Charles Hull于984年申请专利,之后由3D Systems公司实现商业化。初该成型技术主要应用于高分子的成型,将该方法用于陶瓷成型的研究还刚刚起步。